
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印發: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
文章來源:金谷華夏基金公眾號發布時間:2022-07-13
7月12日,發改委印發《“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提到,到2025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穩步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明顯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明顯縮小。
《方案》提到,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確保外地與本地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標準一視同仁。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I型大城市落戶條件。
同時,《方案》提出,強化隨遷子女基本公共教育保障。保障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受教育權利,以公辦學校為主將隨遷子女納入流入地義務教育保障范圍。根據人口流動實際調整人口流入流出地區教師編制定額,加大人口集中流入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位供給。逐步將農業轉移人口納入流入地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范圍。
此外,《方案》提到,推進管網更新改造和地下管廊建設。全面推進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重點改造城市及縣城不符合標準規范、存在安全隱患的燃氣管道、燃氣場站、居民戶內設施及監測設施。統籌推進城市及縣城供排水、供熱等其他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指導各地在城市老舊管網更新改造等工作中因地制宜協同推進管廊建設,在城市新區根據功能需求積極發展干、支線管廊,合理布局管廊系統,統籌各類管線敷設。加快明確入廊收費政策,多措并舉解決投融資受阻問題。
完善城市住房體系。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建立住房和土地聯動機制,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資投機性需求。